APP下载
机会在手,求职信息实时掌握
    Alternate Text
    APP下载
    Alternate Text
    微信公众号
    Alternate Text
    小程序
首页 > 事业单位招聘 > 招聘详情

敦煌考古编制岗位无人问津:可暂时招不到人,但不能永远后继无人

分享至

极目新闻记者 刘毅 见习记者 舒隆焕

今年国考报名人数突破200万,报名比例达到68:1,但是对于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来说,近几年招聘岗位不减反增却少有考公人问津,岗位也总是空缺。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张晓刚所长坦言 “内地所招得多,更没人往我们这来”,面对这样的现状,敦煌研究院也无可奈何。(据9月14日猛犸新闻)

“敦煌考古编制岗位无人问津”的话题冲上热搜后,有人表示这是意料之中,考古专业本就是大学里的冷门专业,再加上敦煌地处大西北,有些条件比不上一线城市,应聘者的热情大打折扣,甚至为零。也有人将原因归结为“‘双一流 ’和八大美院的硕士研究生才能参与应聘”的招聘要求太过苛刻。

地方“招不到人”或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等有关,但由于考古、文保的专业性和特殊性,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面临的困境,折射出文保人才极度紧缺的现状。

在2021年11月,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、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曾表示,我国不可移动的文物是76.7万处,国有的可移动文物1.08亿件,但是全行业的从业人员只有17.57万人。一些文物的大市大县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力量还是比较欠缺的,主要是和海量的不可移动、可移动文物的数量相比,17.57万从业人员捉襟见肘。

另一组数据显示,作为考古学专业人才培养标杆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,2018年本硕博毕业生共计69人。其中,本科生39人,大多选择继续深造,签约就业的也多数成为了公务员;硕士毕业生共20人,升学4人,剩余就业的16人之中,只有1人选择去一线考古所(北京市文物研究所);博士生10人,仅2人选择考古所,分别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、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。

考古工作是一项学术工作,从业考古人员既承担着发掘勘探的任务,更是担负着守护历史文化的重大使命,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打破当前考古人才短缺的局面,找到“招不到人”的原因是关键,招聘单位不妨先理清楚人才为什么不愿意来。

敦煌研究院是我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、跨区域范围最广的文博管理机构,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力,所以其对应聘者要求高也是理所应当。招聘单位是否可以“不拘一格降人才”,适当放宽人才引进的部分限制,例如适当放宽年龄或者毕业院校限定,招聘到人后再培养。

此外,国内已有文物大省在创新文保人才培养模式,或可借鉴。山西省是文物大省,在文保人才培养方面,正在探索实践“订单式”文保人才培养。

今年5月,山西省文物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《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实施办法》发布,未来5年,山西省将通过高考面向全省117个县(市、区)定向培养600位文物全科人才,委托山西大学培养,2022年招生计划为120人,学生入职后直接为事业编制。

考古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事业,可以暂时招不到人,但是不能后继无人。待遇、晋升空间、考评机制、生活配套等等问题,都有可能成为文保人才培养的“绊脚石”。只有对症下药、精准施策,重视人才、发展人才、留住人才,才能与新时期新环境对考古研究、工作及考古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相适应。

(来源:极目新闻)
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

专题推荐

进入关怀模式